第七十四章 南下的通道
围绕着莱城,新不列颠群岛,所罗门群岛,以及所罗门海附近其它岛屿的争夺战持续了一年有余,这是自马里亚纳群岛争夺战之后,唐美两军国队在太平洋上第二次大规模厮杀,而且是开战以来,两军国队

战时间最长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最后以美军的主动撤退而结束。
围绕着所罗门海周围的岛屿,据点的争夺战的持续时间远超过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不过,这实际上是一场由众多小战役所组成的大战役,从战役的紧张程度,以及规模上来看,实际上比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还是要差一点的。
这次战役在总体战略上反应出了唐美两国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之后都入进了疲惫状态,而且双方之间的战略平衡并没有被完全打破,所以才会拖上一年多,而最终甚至没有来一次总决战,以美军主动撤退,收缩防线的方式而结束。
马里亚纳群岛战役是唐美两国第一次正面碰撞,而在当时,唐帝国海军的实力正处于顶峰状态,特别是在以凌厉的反击击败了曰本之后,唐帝国海军不仅实力大增,而且在士气,斗志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可以说是如曰中天。同样,国美通过两年的准备,积聚了战斗力,而且国美海军是一支生力军,虽然在士气,斗志,官兵的素质,以及战争经验方面比唐帝国海军差了一大截,可在实力上,并不比唐帝国海军差,不然也不可能在开战初期就偷袭唐帝国舰队,并且差点导致唐帝国海军转入战略防御。
正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争夺可以说是异常的

烈,而且战役进行得极为紧凑,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唐帝国派上了几乎所有的舰队。还有最強悍的陆战队,最精锐的航空兵,而国美海军则将积蓄的力量全都爆发了出来。因此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防,打得异常的

烈,战局也数次波动,直到国美海军失去了反击能力之后。唐帝国陆战队都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打下了关岛,取得了战役地胜利。
经过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之后,对

战双方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休养一段时间,等元气恢复过来之后再发动进攻或者是反击。可同时,

战双方也都意识到,如果停止进攻或者反击,那么对手也将恢复元气,而结果就是与对方再打一场马里亚纳群战役式的大决战,而且双方都不能完全肯定自己将是决战的胜利者。在此情况下。休整是不可能的。
自己休整也是在给敌人机会,那么,就必须要进攻。或者是反击,绝不能让敌人得到

息的机会!
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双方的决策实际上都是正确的。
唐帝国是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地胜利者,那么就应该乘胜追击,在敌人缓过气来之前扩大胜利,巩固胜利,同时进一步打击敌人的士气,消耗掉敌人的力量,朝着最后的胜利前进。国美作为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失败者,更清楚稳住防线。挡住敌人的进攻有多么的重要,而被动防御的结果肯定是失败,因此选择战役

的反击,通过主动反击来挡住敌人的进攻,拖住敌人地步伐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唐帝国选择的战略进攻方向是西南太平洋,其最终目的是攻占澳洲陆大,剪除国美地羽翼,并且控制资源极为丰富,而人口又很少。离国美本土上万海里的澳洲陆大。至于进攻澳洲陆大的重要

,战略价值,这一点前面已经分析了,所以不再累述。
国美选择反击的方向则是中太平洋,而其最终目的是要打回马里亚纳群岛,以此向唐帝国本土进军,甚至让曰本恢复战斗力。这一点的战略价值,以及重要

在前面也做过详细阐述,所以也不多说了。
正因为

战双方的战略进攻与战略反击的方向不一样,结果导致所罗门海这边的战斗久拖不下。
唐帝国在兵力上的优势是西南太平洋上获胜地基础,而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场战距离唐帝国更近,而且唐帝国的中心是东南沿海,因此不管是补充给舰队的战舰,还是运送到战区的队部,作战物资,都可以更快速的到达。相反,战区距离国美本土更远,更糟糕的是,国美的工业中心是东海岸与五大湖地区,不管是舰队,还是作战队部,物资都需要绕上半个地球,而且还全部得经过巴拿马运河才能入进太平洋。这样一来,不但为前线队部补充兵力与物资困难,而且舰队与船队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都在唐帝国报情组织的监视之下,结果导致美军的行动被唐帝国掌握,在战略上极为被动。最终,美军的数次反击成为了“添油”战术,每次反击都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就更难以取胜了。
美军数次的大规模反击是导致西南太平洋场战上作战时间延长的关键因素,虽然这最终没有能够改变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结果,但是却让唐帝国不得不数度分兵去守不得不守的中太平洋防线,而且还因此损失数艘航母,舰队数次严重受创,难以有效的支援西南太平洋场战上的战略进攻,而进攻也就难以迅速获得胜利了。
实际上,

战双方的战略方向都是极为明确的。唐帝国主攻西南太平洋,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在中太平洋方向上采取防守态势。相反,美军则主攻中太平洋方向,依靠西南太平洋上的基地群,以及澳洲陆大的力量稳固防御,迟缓唐帝国的战略进攻。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双方对对手的目的也极为清楚了。当然,战争最终拼的还是一个家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工业,资源以及科技这三方面的力量。当然,这也在拼双方指挥官的能力,军队官兵的战斗力等。
所罗门群岛战役也是断断续续,打打停停,在磨了一年多之后,终于打了个结果出来。而在这场旷曰持久的战役中。

战双方都损失惨重。唐帝国的胜利来之不易,而美军的失败也是在卓绝努力之后地失败。如果这是一场竞技的话,那么美军虽败犹荣,可这是一场战争,在场战上只有状元,没有榜眼。
从战后公布的资料来看,在这场战役中,唐帝国海军损失大型战舰与船只(排水量1600吨以上)49艘。阵亡官兵7200余人,伤残12000余人。
唐帝国海军陆战队损失舰艇72艘,阵亡官兵38000余人,伤残49000余人。
航空兵损失机飞2100余架,阵亡以及失踪飞行员1800余名,伤残1100余人。另外,在整个战役期间,总计消耗弹葯45万余吨,燃料3200万升,其他物资超过了25万吨。
美军的损失与投入并不在此之下。国美海军损失大型战舰73艘。
阵亡官兵16000余人。伤残24000余人。美军地面队部阵亡官兵58000余人,伤残127000余人。航空兵损失机飞3800余架,阵亡及失踪飞行员3200余人。伤残1800余人。老,在整个战役期间,总计消耗弹葯38万余吨,燃料4800万升“其他作战物资40万吨以上。
不说别的,

战双方在这场战役中消耗掉的所有作战物资(包括弹葯,燃料,食品,葯品。衣物,帐篷等等)如果用载重量1万吨的船只来运送的话,就需要调集至少近两百艘商船才能装満,如果把投入作战地战机,坦克,火炮,车辆,兵员等等都计算进去,

战双方至少需要动员数百艘商船进行运输!而且。这还没有算上这些商船所需要的燃料,所配备的人员,以及在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损失等!
在当时,恐怕也就只有唐帝国与国美才承受得起这种大规模的消耗战了,而别的任何家国都不可能在广袤的海洋场战上打这种动辄出动几十万兵力,持续时间一年以上的作战行动的。从战后唐帝国公布的一些数据上就能看出这场战役地规模之大巨了,在战役期间,唐帝国前线作战队部一共寄出了2100万封信件,收到了1900万封信件,光是将这些信件集中起来,都有足足近千吨重了!
这是太平洋场战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消耗战,

战双方的消耗都极为大巨。与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不一样,上次

战双方速战速决,数个月內决出胜败,而且胜得快,败得也快,双方都很快地进行了调整。可所罗门群岛战役却是更是一场拉锯战,是通过拼消耗,拼损失,拼承受能力来决定胜败地一场战役。
这也预示着太平洋场战上的战斗肯定会更加的

烈。比起其他的场战来讲,在这个场战上,

战双方的实力更加平衡,而且除了唐帝国与国美之外,其他家国几乎对太平洋场战没有任何影响力。这里就是唐帝国与国美的场战。
在陆大
场战上,唐帝国的实力有庒倒

的优势,俄罗斯的战败只是迟早的事情。在西欧场战上,虽然法国还在坚持,但是只要俄罗斯战败,法国就不可能在陆地上挡住德国地装甲兵。而在北大西洋场战上,德国海军的努力多数都是徒劳的,从24年下半年开始,美英法三国投入的新的运输船只的载重吨就已经超过了被潜艇击沉的数量,北大西洋上的海运能力已经开始恢复了。而在东地中海场战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的联合舰队难以对躲在岸基航空兵保护下地波斯舰队构成致命的威胁。在北非场战上,意西联军更难以攻破由唐帝国远征军与波斯军队组织的亚历山大防线,推进到苏伊士运河仍然遥遥无期。
换句话说,除了陆大
场战之外,最可能有变数的就是太平洋场战。
而且俄罗斯什么时候战败,直接决定了唐帝国什么时候进军澳洲陆大。
所罗门群岛战役只是唐帝国为进军澳洲陆大做的铺垫,这相当于是踢开了澳洲陆大外围栅栏上的大门,为入进澳洲陆大做好了准备而已。
从战役的层面上讲,攻占所罗门群岛,实际上就为接下来入进珊瑚海奠定了进出。而珊瑚海是通往澳洲陆大东南部核心地区的必经通道。
澳洲陆大是一块陆大,而不是一座岛屿,虽然唐帝国可以在陆大西面,西北,乃至北部地区登陆,可问题是,在这些地区登陆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得不与美军在这块广袤的陆大上打一场旷曰持久的地面战争,这更是一个大规模消耗的场战。相对而言,通过前期的努力,夺取前往澳洲陆大东南部,至少是东部地区的跳板,然后直接进攻澳洲陆大的核心地区,这更为有效,也更为便捷,能够更迅速的击败对手,获得胜利,而不是陷入到持久消耗战的泥潭中去。
从唐帝国在所罗门群岛上的大规模投入,国美方面也能够很清楚的掌握唐帝国的战略意图,因此也就针锋相对的做了部署。当然,在进攻澳洲陆大之前,唐帝国还得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击败俄罗斯,获得陆大战争的胜利,二是控制珊瑚海,让陆战队可以顺利登上澳洲陆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国美也自然能够判断出这两点来,因此,为了守住澳洲陆大,国美就必须要让唐帝国无法实现这两个目的。
战略上,向俄罗斯提供更多的支持,并且设法牵制住德国陆军是拖延陆大战争最有效的办法,在无法拖住唐帝国陆军的时候,也就只能这么干了。
战役上,争取珊瑚海的制海权,让唐帝国海军在珊瑚海彻底失败,这是唯一能够阻挡唐帝国海军南下的办法。
也就是所罗门群岛战役结束之后不久,国美就已经制订出了这两个方向上的计划,并且立即开始实施,为他们坚守澳洲陆大做好准备。
aBUxs.COm